目录:与历年2016

2016年10月台北
台北20161005

2016年10月5日台北世界见面会

实际上,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该懂得,这个世界一切皆是空。我们做人,现在学习,学习的是大乘。大乘主要提倡人心要安静,行为要行,即“安乐行”。实际上就是不但自己要快乐,也要让所有的都得到快乐。所以徒,我们的人为什么这么快乐呢?很多科学家觉得很奇怪,他们要研究研究为什么人这么快乐。后来科学家通过对虔诚的人的脑部扫描发现,人的右脑有一个促进安静和快乐的区域,在人的右脑这一区域非常活跃。这就解释了因为我们拥有经常知足、经常快乐的心态,所以这个脑部区域就活跃得非常多,证明了我们心态平和、知足常乐的心态。

一个人要学会知足。想一想我们人间的争斗,哪一件事情不是因为不知足?科学家已经证明,会改变大脑对某种环境的反应。所以,我们人的性格和情绪都会得到控制。想一想,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刚刚想骂人,能够不骂?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刚刚想发脾气,能够控制住?我们的大脑起了什么作用?就是起了一个化解、平和和平衡的作用。就是说当一件事情让你非常恼怒的时候,你可以让它转变成平静。

用什么方法转变呢?就是经常想到、佛。因为和佛已经在我们八识田中种下了这个果,所以我们不管碰到什么事情,我们脑子首先要想一想:“我是一个啊,我是一个好人啊,我是一个人,我怎么可以做对不起的事情,我怎么可以做对不起人的事情?”这样一来,你的大脑就平衡了,你的心态就知足了。所以人要学会平衡心理、知足常乐。

我们做人要学会经常保持身心安宁。佛告诉我们,身心安宁的人要远离十种事情。

第一,“远离豪势”。什么意思?就是要我们离开豪势,离开那些有钱的、有势力的人,因为这些人他们一般不,他们不知道修福,他们知道赚钱,他们知道非常有Power(能量),所以你经常跟这些人在一起,你不会好好地,不会好好地改变自己。

第二,“远离邪人邪法”。什么是“邪人”?人家讲话,他永远跟人家不一样,这种人就是邪人。人家说:“这个人很好的。”“哎哟,哪好啊?你看他上次什么毛病?”“这个人良心还算……”“什么良心啊?整天动坏脑筋。”--他永远讲人家不好,这个人就是邪人。所以你们身边如果有人经常说这个人不好、说那个人不好,对不起,你们就知道,他是个邪人,你就早点跟他分开,离开他,因为这种人会给你带来负能量,让你觉得心里很窝囊。你明明讲一个人好,他说不好;你明明讲一件事情好,他在边上就要反对你。这种人不正,当然也不坏,但是偏邪了一点,叫“邪人”。

第三,“远离凶险嬉戏”。凶险是什么?人家在很危险的地方,比方说小时候,这个地方人家都从桥上往桥下的水里跳,就是跳水,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,每年只要这个地方跳水了,就有“人”会来找替死鬼,所以每年跳水都会有人死亡。告诉大家远离凶险--很凶的、很险恶的地方,你们不要去玩。在我们澳大利亚,就是我出来之前一个月,爸爸和儿子去钓鱼,最后被潮水冲走了,尸体都找不到。想一想,去钓鱼这种不叫嬉戏吗?钓鱼的地方是不是有凶险发生的地方?所以要远离凶险嬉戏。

第四,“远离旃陀罗”。“旃陀罗”是什么?旃陀罗就是那些凶杀成性、残暴好斗、流氓之类的人。过去指这类人,他很凶暴,动不动就说:“去揍他!”“去把他杀了!”“把他打成残废!”这种人你千万不能跟他交朋友,要远离他,笑笑,因为说不定他哪天一发脾气,把你也打断腿了。所以很多女人嫁男人,“这个老公倒是蛮英俊的,就是喜欢打人。算了,反正他很英俊,我就嫁给他吧!”过两天眼睛看不见了,过两天走路也这么过来了,再过几天手也上不来了……

讲到这里,我怕待会儿忘记这个笑话,所以一定要先讲给你们听。有一个老公,星期五发完工资之后突然不见了,出去大吃大喝玩了三天之后回来了。他老婆盯着他骂:“你这个人怎么……你为什么把工资都用完?”骂了半天,最后老婆跟他说:“要是碰到你三天见不到我,你会怎么样呢?”因为她三天没见到他。结果老公笑嘻嘻地说:“呵呵,三天见不到你,我最开心了。”老婆说:“好,最开心了!”接下来,他真的就看不见老婆了:第一天看不见老婆,第二天看不见老婆,第三天还看不见老婆,等到第四天,他睁开了臃肿的眼睛,慢慢从眼缝里看见了他的老婆--被他老婆一拳打得眼睛肿起来了,第四天才消肿。(众笑)这个笑话就是告诉你们要远离险恶的人、直暴的人,就是动不动就要打人的人,远离那种很恶的人,一讲话就置人于死地的人。因为这些人杀心很大,恼害,见者伤慈,能坏善法的根本,这种人不会,给你造成的是的创伤,所以我们界称这些人为“旃陀罗”。

第五,“远离二乘众”。“二乘众”是什么?二乘之人就是第二乘之人,实际上用讲就是不像人,二等人。这些人只顾自己,不愿与别人分享幸福和快乐。比方说很多人吃一样东西,很好吃,吃了之后马上:“哎!大家来吃啊,这东西真好,来来来,大家一起吃。”有些人一吃到好的东西,马上收起来,不让人家看见,自己慢慢地吃掉,这种人就是二乘人,明白吗?“乘”是什么?就是“大乘小乘”的“乘”,崇拜个人主义的,只知道自私自利,忽略了大众的利益,这种人很难和你同甘共苦,看到困难就会畏缩。所以让我们远离这种二乘之人,就是自私自利的人。因为远离他们,我们会用的精神与人交往,我们会有职业道德、人的基本道德,才能得到身心康乐。想想我们人当中有很多人是二乘众,就是自私、只知道自己,好的东西不能跟人家分享,自己念好了,自己把癌症念掉了,人家去问他怎么念的,都不讲的。在我们澳大利亚,有很多人自己身份搞好了,人家问他:“你是哪个代理帮你搞的?”“呵呵,我都忘记了,当时搞的时候太长了……”他自己已经成功了,都不愿意告诉别人,这种人很讨厌的。你们想想看,有时候你们交朋友,一问三不知,问他什么:“哎呀,阿姨啊,你这个菜烧得真好吃,你教我怎么烧。”“哎呀,没什么的,就这么炒两下,放点油。”小气到极点了,这种人是二乘人。

第六,“远离欲想”。这种人你要远离的,因为他整天有欲望的想象,他看见你就说:“我哪一天有个船,我哪一天有个房子,我哪一天能成为谁谁谁……”这种人患妄想症、欲望症,要远离他。

第七,“远离不男之人”。这个“男”是“男人”的“男”,什么是“不男之人”?就是不男不女之人。虽然我们不主张歧视同性恋或者变态的人,但是我们提倡做一个正常的男人、女人,这是常态的人。你同性恋,我们可以不歧视你,你不男不女,可以不歧视你,但是我们不提倡这种离开常态的人。你说怪不怪?一个男人跑过来:“啊……”(模仿不男之人)你说说看,那个时候他就把我拉到地狱里去了。那么让我们离开,因为这些人身上阴气比较重,实际上是上辈子没脱胎换骨。

第八,“远离危害之处”。危害是什么?这个地方在打架了,“哎,看看,进去看看”,好了,被打到了,对不对?一看见出事了,你先围着看,警察一来全部封锁,一个个查。看见不好的地方、有危害的地方,人家说:“哎哟,这里有个不好的东西,是不是炸弹什么的?”你赶快要逃了。你还“来看看,来看看”,好了,万一有什么事情,你就找麻烦了。所以让我们远离危害之处,因为危害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,比方说战乱、斗争的地方。在办公室里相互吵架的时候,聪明的人赶快就跑掉了,你不要在边上待着,要远离他们。有些地方虽然不是争斗,但是阴气非常重,也应该远离。比方说这个地方湿气很重,阴气很重,这个地方都是水,实际上水多的地方阴气就比较重。还有放射性的东西,还有一些不良元素的地方,这都属于我们说的危害之处,见了就要跑。比方说你牙不好,去看牙的时候,医生给你照X光片,他帮你把片子放上去,让你自己拿着,然后他躲到房间里,他就怕辐射。你想想看,你忍着疼痛,咬着嘴巴难受,还要手顶着牙,最后还要忍受辐射……所以牙不能痛,每天都要好好地早上一次、晚上一次刷牙。远离那些不干净的地方,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。在台湾很多人喜欢带口罩,你看他们怪不怪?不怪。实际上戴口罩就是防止自己沾染上那些不好的空气和污染,你自己戴个口罩自己干净,对不对啊?所以碰到一些脏的地方,手要捂一下。有时候讲话不要讲脏话,别人说脏话的时候,你耳朵也不要听,这也是远离那些危害你的地方。

第九,“远离讥嫌之事”。“讥”就是讽刺你、讥讽你,“嫌”就是被人家嫌疑。人家说“这个人……哎呀,这个地方正好东西没了……”--嫌疑。所以让我们要避免嫌疑,避免被人家讽刺,因为被人家讽刺之后,你会很痛苦。你不像的人,被人家讽刺了,他无所谓,他想开了。很多女孩子天天减肥,减了一年两年很痛苦,天天吃不饱,到了最后人家一看见:“哎呀,你怎么这么胖啊?”气得嘞……所以有时候一个人要想避免产生痛苦,就要避开那些喜欢讽刺你的人,避开那些嫌疑的地方。比方说,破坏你个人形象的地方,你都要远离。举个简单例子,像,你说我能到卡拉OK去吗?我能到赌场去吗?这种地方全部都要避开,你的个人形象才能保护好。所以我们人要时刻检点自己,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讽刺、嫉妒和嫌弃。

第十,“远离畜养”。“畜”就是“畜生”的“畜”,“养”就是养狗、养猫,养动物。实际上我曾经跟你们讲过,叫你们不要去养畜生,我讲的跟讲的不谋而合。是怎么来解释呢?说,你养动物也有过失。为什么?本来动物很自由,因为你强迫地把它们养在家里,就这么块地方,禁锢了这些小,强迫小猫、小狗待在那里,必须待在那里,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不正,叫过失。再说,畜生道和人道是不能在一起的,因为经常养畜生的人,他会不务正业,叫玩物丧志。一个人整天和狗在一起、和猫在一起,养一个鸟,你说这个人事业能成功吗?今天来跟你们弘扬,放个鸟笼子在边上,然后跟你们讲讲法,马上“啾啾啾”……你说可以不可以?现在大家知道了吗?所以人的志气和一些愿望、未来的希望,就变成不务正业了。何况动物身上有很多的传染病,像狂犬病、疯牛症等。所以人,我们要懂得远离这些事情。

我们做人要实实在在,你们今天跟就要全部把它学好,不要学了一点点就跑出去说“我什么都会了,我什么都能干了”,这样会伤害你们的。告诉大家一个故事。当年在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、精通法咒的咒文师,他是全奈城名声最大的老师,他有500个学生。有一个学生叫桑耆沃,他从老师那里学了一个起死回生的咒语。但是这个学生生性浮躁,刚学了一部分,还没有掌握解咒的方法,便自满起来,不肯再学了。有一天,桑耆沃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到森林中去捡柴,在森林当中他们看见一只死老虎。桑耆沃便对同学们夸耀说:“哈哈,你们都不知道吧,我能用我起死回生的咒语让这只死老虎重新活过来!”“哎哟”,大家说,“你有这样的本领啊,让我们看看吧!”这些学生还很聪明:“哎呀,你让我们看看啊,不然我们以为你是说谎,我们不相信你。”说完,几个同学全部爬到树上,从树枝当中探出头来看桑耆沃的表演。桑耆沃就站在死老虎边上默默念咒语,并用石头砸那只死老虎,因为念了咒语之后要触动它,他手又不敢碰它,就拿石头砸死老虎。没想到咒语一念,这只死老虎被石头一砸,“嘭”跳了起来,活了。这时候桑耆沃说:“你们看,你们看,我多了不起呀!哎呀,我多了不起……”话还没说完,老虎“嘭”地一下扑上来,一口咬住了桑耆沃的脖子,还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,就命归黄泉了。桑耆沃一死,那些咒语马上停掉了,失灵了,老虎也马上倒地死亡,两具尸体倒在一起。同学们在树上都吓呆了,大家觉得一切发生得太快,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大家慌忙地爬下树,背着柴回来,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情。同学们一边说,一边为失去这么一位同伴伤心落泪。大家听听老师是怎么讲的。老师难过地摇了摇头,拍拍学生的肩膀说:“仁慈和善心,施前当三思。施于好为善,施于恶惹祸。孩子们,不辨善恶、滥施恩情的人,只会把灾祸引到自己身上,的同时也应该拥有智慧呀!”

我们很多人去度别人,别人还没度好,自己已经被别人的缠身了。所以救人,心疼我们这些,让我们先要救有缘。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缘吗?就是一个能够积极向善的人,心中有心的人,心中有那些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感恩的人。所以这个老师说“施前当三思”,就是当你要去之前,你要三思而行。“施于好为善”,如果你施于好人就是善的;“施于恶惹祸”,你把一个好的事情施于一个恶的人,你就惹祸了。所以很多女孩子,“哎呀,我去度度他吧!”一度,被他拉下水了,害死了自己。所以要有智慧。老师接着说:“你们一定要拥有智慧。”学生们哭着说:“老师,原来起死回生的咒语这么危险啊!”老师说:“我教给他起死回生咒语的时候,本来应该一起教他解除这咒语的方法和行咒的规矩,可他刚学完起死回生咒语,就大叫自己可以去,不愿意再往下学,结果就成了这样。”学生中也有人曾有这样的经历,听了老师的话,羞惭得低下了头。最后,老师地教导所有的学生:“学习中的浮躁千万要不得,刚学了一点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那更要不得!你们一定要记住桑耆沃的教训,以免重蹈他的覆辙呀!”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不能骄傲,学了一点点东西,以为可以去救度了,好好跟着学吧,你们差得太远了,你们不要以为学了一点点东西就能到处去讲法。有人问过:“,如果我们去弘扬,发心是好的,我们讲错的话,有没有罪过?”有没有啊?(众答:有)好了,所以不要乱讲话,讲错的话,即使你发心再好,也会有。所以要记住,一个医生只管开药方,不管病人吃得死活,他一定不是一个好医生!

界经常讲“口业”,嘴巴讲话,要远离四种“非法语”,即不好的话,要防止因口业造成的过失。口业是不正的言语,你们一定要当心,我教你们都是现实当中的,非常有道理的。嘴巴出来,这四种必须要禁止。

第一,“不乐说人及经典之过”。不要非常乐于去说别人不好,或者说经典不好,诽谤经典,说这个人说得不好、那个人怎么样,这个经典也有瑕疵、那个经典也有偏斜。告诉我们,这些就叫非法语,不能乱讲。

第二,“不轻慢,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”。“谓”,古文当中“谓”就是说明。“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”,就是不要以为我今天是大乘,是救度的,你们小乘就只顾自己,不知道走出来度--不能讲,这个也是造很重的口业。去做,不要去说,好好地不要在心中看不起别人,应该积极地把别人引度,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去学大乘。记住了,大乘的基础就是小乘,因为先要把自己救好了,自度才能。自度就是守戒,好好地,这是小乘;能够有缘,广结善缘,那就是大乘。自己修好了才能有大乘,所以要好好地学小乘为基础,好好地用大乘为

第三,“不赞他亦不毁他”。嘴巴讲话,你不要讲得太过头,“哎呀,你好得不得了!哎呀,你怎么怎么……”赞过头了你就让人家感觉到很肉麻,人家就觉得你是假的。“亦不毁他”,也不要去说别人不好。很多人就是要么说这个人好,要么就说这个人不好,这种毛病一定要改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要么就说“哎哟,这个人很好”,因为他跟你好,要么就说“这个人很差,很糟糕”,那么你就在造口业。所以我们赞叹要有根据,不能闭着眼睛乱说,善恶分明,对恶人恶事敢于反对制止,对于好人好事赞叹随喜。

第四,“不生怨嫌之心”。“怨”,就是说语言上不能经常有怨言。经常有怨言的人,这种人阴气很重。所以人不应该有怨言。动不动跟别人说:“你看,真讨厌!你看这个地方……你看这个事情……真的烦死了!哎呀,真的很……”这种人你跟他经常在一起,你会产生怨烦之心,让你自己的心生出怨恨,你就远离了谦和、对人的平等心。所以不能有怨,要化怨为亲,嘴巴上不要经常怨别人,不能对别人有嫉妒嫌疑,就是怀疑别人,因为怀疑别人,你自己的心会非常难过。所以这四点就是让我们要记住守口业,叫“善修安乐心法,是名口安乐行”。

就等着以后年纪大了,你们也退休了,都能够围坐在身边,每天晚上给你们讲法,白天你们好好。等到晚年了,万一有个人召唤了、自己想走了,村里一千人、几千人,每人给你念一张,你不上天也得上天。

告诉大家,有一个人听了的道理之后对禅师说:“等我有钱之后,我一定会广修,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。”禅师说:“等你有钱之后再,那你永远不会有钱,你也不会的。”这个人说:“为什么呢?”禅师告诉他:“因为富从中来啊。”这个人说:“我很贫穷,我连饭都吃不饱,怎么呢?”禅师从那个人的碗里夹起了一粒米,说:“一颗真诚恭敬的爱心就从一粒米做起。”我们少吃一粒米、几粒、十几粒或者几十粒,并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,很多时候对我们无谓的东西,而对于某些人来讲是十分需要的。我们真诚地恭敬,哪怕是一粒米、一文钱,它都有的。人往往是得到后才,而事实上就是要从现在做起。真正有钱的人没时间去,又不想,因为他要将这些钱用于换来更多钱的投资。当中谈“舍”,就是要懂得怎样“得”,真正想“得”的人,首先要学会“舍”。现在的很多人都要你先对他好,他才对你好,你既然知道他要让你先对他好,为什么不能先对他好呢?因为我对他好,我舍去了我的爱心给他,他一定会舍下他的爱心给我,所以“舍得”就是拥有的智慧,消除自身的利益。

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懂得,不管处在何种环境当中,都要想到我们只是借助这个世界,并不是我们真正要在这个世界上。因为即使你想永远待在这个世界上,你也待不住,更何况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,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,也不知道自己要住到哪一天。你们想一想,当你们刚出生时,没有名字,你们是谁啊?所以人会迷茫,人连自己来到人间真实的意义都不知道,这才是不开悟的根源。所以很多人以为这个假我就是自己的真我。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逐那些得不到的东西,把看到的一些借来的东西认为是真实的,用自己的欲望把它看得很真实,所以才会产生恨心。想一想,瞋恨心怎么来的?当你得不到的时候,你就会恨。有什么“得”啊?得来的也会失去,失去的又会得到,舍就是得,得了又会失,失去了又会得到……所以放下这些无明吧,好好地真正地去修自己这颗纯洁善良的心,把自己的心修得跟一样、跟佛一样,你才会真正地拥有的境界,超脱人间的烦恼,那才是无上正等正觉啊!

大家都看到像、,为什么眼睛总是七分闭三分开?现在看你们也是七分闭三分开,因为我看你们都是假的,因为你们下面所有的肉身在50年之后都会消失的,因为我睁开眼睛看天上,只有天上,我们上去之后,我们唯一的真正的灵魂、修好的这颗才是我们真正在天上的一个家和一个真正的原灵啊!

把人间都看淡了,他知道人间一切都是假的,所以永远笑嘻嘻的,眼睛闭着,他不要看这个世界,他知道这个世界到最后都是以“空”为结束的,所以没有必要把眼睛睁得很大。大家想一想,当我们人以为这个事情是真的时,为什么我们眼睛会睁得很大?当人家告诉你一件事情,你以为是真的时,你会突然之间说:“真的?”(做表情:眼睛睁大)现在明白了吗?有没有人,人家告诉他一件事情的时候,说:“这个事情是真的?”(做表情:眼睛眯小)没有的。人间的输和赢、财和富,在界看来不就是一个虚幻的字眼而已吗?很多人很有钱,过几天破产了。我曾经看过一个新闻,台湾有个大公司的董事长,最后破产了,到澡堂子去帮人家扦脚,做扦脚师傅,这个时候还有电视台去采访,让他讲一讲现在是什么感受。这种就不要去采访了吧。他还说:“我打回原形,我觉得没有关系,我只要是平平安安地赚钱,幸幸福福地过日子就可以了。”听来好像很好,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人一生无常,人生不带来、死不带去啊!

在法海寺有个天慧禅师,他有两个得意弟子,一个叫无明,一个叫悟明,他俩的品德智慧难分伯仲,也就是说难分上下。有一天,天慧禅师准备外出云游。你们知道真正有智慧的古今高僧大德,他们不会永远在寺庙当中,云游四方,见机救人,广度有缘,,这就是智慧。这位天慧禅师他也是要出去,临行时专门召见这两个徒弟。他对这两个弟子说:“我要云游四方,可能要过几年才能回来。我有两件宝贝,你们替我好生保管。”天慧禅师随即交给无明弟子一本书,很厚的那种很珍贵的古书;交给悟明弟子一本禅经书,也是古书。无明弟子拿到宝贝,小心翼翼地将它锁进了一个铁箱子里,隐藏在寺院一个神秘之地,没人发现的。悟明弟子拿到宝贝,每天专心致志地钻研禅经,他不仅将禅经背得滚瓜烂熟,而且钻研得透彻心明。第二年春季,天降滔滔洪灾,将法海寺冲得翻天覆地。无明与悟明带着众仓惶逃生,才侥幸逃过灭顶之灾。灾后不久,天慧禅师回来,看见法海寺一片狼藉的情景,询问无明与悟明两位弟子:“交给你们的宝贝在哪里啊?”无明说道:“,你交给我的宝贝,我想方设法将它隐藏在最隐秘的地方,谁知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降临,将寺院冲毁,那件宝贝也被洪水冲得不知去向。”悟明弟子说道:“,你交给我的宝贝,我千方百计将它隐藏在心底,虽然滔天洪水冲毁了寺院,但你交给我的宝贝已经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我的心里。”天慧禅师对两位弟子说道:“宝贝只有保存在里,才能永生珍藏。厄运天灾可以毁掉很多宝贝财富,但它很难毁掉里丰盛的智慧精神财富。我现在老了,从今天起,方丈之位由悟明接替,希望你能够重新振兴法海寺,将佛道发扬光大。”法海寺在悟明弟子的领导下,不仅很快得到了修复,而且香火也日益兴旺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应该把德和藏在心中,不要说在嘴巴中。我们要用贯彻在自己的衣食住行当中,每天睡觉也是,每天讲话也是,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修智慧的蜜。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用佛的智慧来参悟人生,你会得到佛的智慧,用佛的理念好好地来化解,你就能够得到解脱。

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人,你当然就需要做人的事情。做人的事情无非就是生孩子、男欢女爱、贪欲,还有恨心,还有愚痴地做了一辈子不该做的太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。因为你是个人,你可以原谅自己,因为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人,所以你还纵欲喝酒,因为这是人。但是要记住了,我们要做,因为人道的下面就是畜生道,当你人做得不好的时候,你就和畜生一样吃喝淫欲。马路上一个人牵着一只公狗走过来,看见对方牵着一只母狗,这只公狗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。想一想,我们人追求那些欲望不就像动物一样吗?我们人只有拥有了的智慧,才能脱离人的境界。所以虽然在人道,为什么让我们要活在的境界?就如一个中学生,他永远不能完成他中学的课程,因为很多作业他不懂得怎么做,只有读了大学的科目,他才能解决中学生的一些问题。我们只有学了的境界,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。就像很多畜生,养的狗,它们不知道怎么样跑进门,转个弯,我们人就能帮助它走出这些困境一样。所以提高自己的境界,提升自己的境界,才能度过这个残缺、痛苦、烦恼的人生!

脱离不了人道的欲望,你怎么来度?我们自己这么自私,天天享受,我们怎么能够成佛?曾经告诉大家,很多人为什么享受、学不好的事情这么快?因为他们在走下坡路,下坡路是最好走的。我们在,我们在精进,我们在努力,那是在走上坡路,上坡路是很累、很辛苦的,但是当你走到山顶的时候,当你越过了须弥山,进入四圣道的时候,你就看见了光明,看见了、佛,脱离了虚幻的世界,进入了真正的世界当中!

经常讲,人的一辈子执著地放不下的子女,实际上就是个缘分,放下了也就放下了。我们人一辈子追逐的名利,只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幻影啊!今天你有钱了,感觉很好,过几天你没钱了,感觉不好。梦醒的时候,整个世界好像都是你的,每天晚上睡着了,你又离开了这个世界。人就是活在半梦半醒之间,活在虚幻不实的世界中。想一想,你们小学时候、你们年轻的童年、你们青年的这种暧昧和快乐,现在回忆起来不就像做梦一样吗?曾经有一个人在感情上受过伤,两年之前她被男朋友抛弃,她哭着跟说她不想活了。她了,两年之后,有一天她在火车站看见那个曾令她要死要活、不肯离开的男朋友的时候,她告诉我说,她的心非常平静,没有一点冲动,她看着他只是笑一笑,说:“你好吗?”对方非常尴尬,非常难受。而她只是非常自然地说:“你过得还好吗?”--梦幻泡影。家庭也是暂聚--暂时聚在一起,还完债务各奔东西啊!为什么说开悟啊?他们放下了小家,他们知道最后要各奔东西,他们就不想各奔东西,现在自己先脱离这个人间的,超然成为一个人间的

接下来要跟大家讲,之人不应该求人间的十样东西。这个稍微有点深,因为这是上的。我会解释的,所以你们懂的人就好好听,懂的人都是睁大眼睛不打瞌睡的,不懂的人会打瞌睡。所以我看看你们到底懂还是不懂。

第一,“念身不求无病。身无病则贪欲乃生,贪欲生必破戒退道。知病性空,病不能恼。以病苦为良药。”就是告诉你们,不要经常想着求自己身体没有病。“哎呀,我求,我不要有病啊!”实际上一个人“身无病”,你如果身上没有毛病,你慢慢地就会“贪欲乃生”,欲望贪心就会来了。想一想,哪一个人不是吃了苦之后才来,想找到一条求生之道?有些年轻的人为什么不?因为他们身体好,从来不生病,吃喝玩乐,对不对?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说“贪欲生”,因为你身体好,你身体没病,你贪欲就会生出来,贪欲生出来之后,你慢慢地欲望多了,就会“破戒退道”,你的戒律就会不遵守了,然后你的道心就会慢慢地散去。你去看,家里如果有个孩子是精神病患者,爸爸妈妈不会退道的,因为他们知道孩子还没有救好,所以他们天天念啊念啊,对不对?等到孩子一好了,什么都好了,身体也好了,接下来他们就开始:“哎呀,可以了,我念好了。”所以叫“退道”。“知病性空”,也就是说,让我们知道,身体上的病实际上都是空的,因为身体病会好的,本性才是真的,所以身体是外围的,而内心不能生病。“知病性空,病不能恼”,生病的人不要去烦恼,因为“以病苦为良药”,你苦了才知道要啊!所以界过去为什么要让人苦,就是这个道理。不苦的人不会好好,吃过苦的人才知道好好珍惜人生啊!

第二,“处世不求无难。世无难则骄奢必起,骄奢起必欺压一切。体难本妄,难亦奚伤?以患难为解脱。”就是告诉你们,处世不要求没有难。你不要求“保佑啊,这件事情平平安安”,不可能的,一波三起啊。世间如果没有难的话,你这个人就会骄傲。做一件事情就成功一样,做一件事就成功一样,你说你会骄傲吗?一定会骄傲的。想一想,当年《西游记》里边的唐三藏取经,经过九九八十一难,哪有没有难的?天天在唐三藏的头上照看着他,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。所以,世界上无难的话,你就会骄傲和奢侈起来,骄傲和奢侈起来,你就会去欺压别人。一个做什么都能够成功的人经常会骂人:“你这个人笨得可以!”“你这个人怎么都不懂的!”这就是骄傲。“体难本妄,难亦奚伤”,就是说患难本是虚妄的,那么患难又如何能伤害我呢?“以患难为解脱”。所以记住了,当一个人有难再去努力,有难再去努力,最后得到成功的时候,那才叫真正地佛啊!你看看讲的话厉害吧?猛一听,“哎呀,我们不要求无难,不要求说身体好,这怪怪的”--讲给你们听的是道理啊!

第三,“究心不求无障。心无障则所学躐等,学躐等必未得谓得。解障无根,即障自寂。以障碍为逍遥。”就是告诉大家,我们去研究自己的本性,希望求到没有障碍,实际上,如果你的心没有障碍,你学的佛道就会慢慢地、慢慢地失去。“躐等”,即躁进,就是急躁、急于进取、不按次序,你必定会没得到法益而自称得到法益。也就是说,你心中如果没有障碍地,你就会觉得“哎呀,我说的都是对的”。很多人就是学了的时候,觉得“我说的都是对的”,实际上,他就是因为心中没有障碍。你看为什么每次让你们来回答问题、让你们问问题?其实的意思就是让你们心中有很多的疑问,然后我帮你们解决了,又有疑问再解决,这样你们就不会贡高我慢,不会跑出去觉得“我什么都懂,我什么都能跟别人讲”。现在明白了吗?

第四,“立行不求无魔。行无魔则誓愿不坚,愿不坚必未证谓证。究魔无根,魔何能扰?以群魔为法侣。”就是告诉你们,不求心中没有魔障。很多人说:“,让我心中去除魔障吧!”可能吗?去除魔障,又来了,刚刚去除,又来了,人的一生魔障不断。你们记住,讲过:只要有佛的地方就会有魔。你只要有善心的时候就会有魔心出现,当你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,就会有阻碍出现,道理都是一样。积累如果没有魔障,你的誓愿很快就会不坚固,誓愿不坚固,你必定未证得正果而自称证得正果。所以你不能说魔性能够没有。魔性虽然有,但是魔性是没有根的。因为在我们的八识田、九识田中,这个心中,没有魔能够驻扎在自己的内心,而只有佛驻扎在自己的心中。所以说魔没有根,而佛有根。希望大家懂得这一点,你就会相信:虽然我被魔困扰,我天天很难过,但是它一定会过去,因为魔是没有根的,而永远战胜魔性。这就是佛必定能够战胜邪魔!

第五,“谋事不求易成。事易成则志存轻慢,志轻慢必称我有能。成事随业,事不由能。以事难为安乐。”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,我们做什么事情不求很快地容易成功。因为事情很容易成功,你的志气、你的心就会骄慢。所以很多人一,“哎呀,我看见了”,马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,闭上眼睛学给人家看了,最后没看好,自己头痛了。所以要记住,志意轻忽傲慢,如果一个人一骄傲、贡高我慢,必定会夸耀自己很有能耐,事情的成功也会慢慢地随着宿业而锐减。就是说一个人骄傲之后,他不会有很多成功的因素,因为他不当心了。你去看,出事的都是不当心的。人刚刚学会开车的时候不会出事,等到自以为开得很好、很神气的时候,能够听听音乐、思想不集中了,“砰”一下撞车了。大家听得懂吗?

第六,“交情不求益我。情益我则亏失道义,亏道义必见人之非。察情有因,情乃依缘。以弊交为资粮。”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跟别人相处,不要求别人一定要对我好,让我受益。因为经常让别人给你受益,最后你就会亏失道义。想一想,跟别人打交道,整天想占人家便宜的,那不就是小人吗?天天想跟别人交、整天想付出的,那不就是圣人吗?希望大家要懂得,不见人非,不要去看别人的不好。好好地“察情有因”,就是看到所有事情的,“情乃依缘”,人间不管交情还是亲情都是依缘分而起的。“以弊交为资粮”,就是说以亏己利他的交情,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资粮。让自己吃亏的人,别人才会真正地帮助你,你才会吃小亏占大便宜。

第七,“于人不求顺适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,内自矜必执我之是。观人妄为,人但酬报。以逆人为园林。”就是与人交往不求随顺适应自己,不要占人家便宜,不求什么事情都要顺着自己,否则容易引发傲慢心。“这个事情你听我的,那个事情你听我的……”内心傲慢,必定会执著“我”的正确。一个人以为自己正确了,就会做出很多虚妄的行为,所以很多人难以理喻。很多丈夫在跟老婆吵架的时候说:“我肯定是对的,你肯定是错的。”这样让老婆觉得难以理喻,没有办法跟你去讲话。所以要懂得,人只是在酬还业报,今天不是还报就是酬报,也就是说只有这两种回报。因此我们不管对谁,冤家对头也好,不管别人适不适合做你的朋友,都是要圆满。

第八,“施德不求望报。德望报则意有所图,意有图必华名欲扬。明德无性,德亦非实。以施德为弃屣。”也就是说,帮助别人不要等待别人给你回报。因为你有意图等待别人回报,你慢慢地会“华名欲扬”。什么意思?就是说你整天等人家回报,你会活得很辛苦,整天为名,等待着他给我面子,“我给你拜过年了,我等你回来给我拜年”,慢慢地会缺乏道德,然后以德弃废,就是说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废掉。行愿不求回报,不要去求回报。举个例子,你今天对100个人好,你不去求回报,等到有20个人对你很好的时候,你会感觉“我这个人怎么这么幸运啊!怎么有这么多人对我好”,因为你的时候没有想过回报;如果你今天对20个人好,你等待着20个人的回报,今天哪怕回报了18个,你心里还不开心,“这两个小气鬼,我对他们这么好,你看他们都没有回报我”,2个人就会让你把18个人对你的好全部去除。所以不要图回报,那也是一个境界啊!

第九,“见利不求沾分。利沾分则痴心必动,痴心动必恶利毁己。世利本空,利莫妄求。以疏利为富贵。”什么意思呢?见到人家的利益钱财,不要想着我去分。因为你一想到“这里面也有我的份”,你慢慢地就会痴心蠢动,“蠢动”就是蠢蠢欲动,痴心蠢动,你必定会争夺财利,损德利,就是毁损己德,把自己的道德慢慢地去除了。所以,不要去跟人家争这种利益。很多人,人家说“哎呀,这个人感谢他……”,他马上说“我也有份的呀,我没有做好事吗?”这样一来,好了,愚痴心就来了。

第十,“被抑不求申明。抑申明则人我未忘,存人我必怨恨滋生。忍抑为谦,抑何伤我?以受抑为行门。”什么意思啊?一个人被人冤枉,不求去跟人家申辩。因为申辩冤屈,则人我未能忘怀,心存人我,必定会滋生怨恨。安忍冤屈为己谦德,冤屈又何能伤害我?你去怨恨自己、怨恨别人来毁你,你自己很难过,去跟他讲的时候你心里很难过的,“又不是我了,你不能这么解释的,你怎么样……”你反而会伤自己,因为你讲一次就会伤自己一次。所以在界有一个叫“忍辱精进”,一个人忍辱了也能精进。

我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事情,就是讲我们的、过去的,他是怎么能够忍辱的。有一个,过去研钵乞食,到一个有钱人家的门口去化缘。这家是珠宝商,他们家里很有钱的。先生不在家,太太在家,就说:“哎呀,进来吧,进来,到我们这里来,我给你化缘,给你吃,来吃。”结果他就在桌子上吃。吃到一半的时候,先生回来了,一看,自己的太太把弄到家里来吃饭,这个先生也蛮好,说:“啊,请吃,请吃,请吃。”然后拿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珠子放在桌子上,“这颗珠子今天不得了!”放在桌子上之后,先生就自己去换衣服了。过一会儿,有一只大鸟飞进来,看到金光闪闪的一颗珠子,便一下把它吃到肚子里,然后飞走了。这个还在吃饭。过一会儿,先生换完衣服跑出来一看:“哎,这颗价值连城的珠子怎么不见了?没有别人啊,只有你这个在呀!你……我们好心好意化缘给你吃饭,把你请到家里来,你居然还要偷我们这个价值连城的珠宝!”拿起棍子就打那个,问:“是不是你偷的?”这个不讲话,再打他,再打他……打得他皮开肉绽,血都出来了。因为鸟闻到血液味道会过来,这只鸟一闻到身上的血,它又飞回来了,飞回来的时候,没想到这个主人打他的时候,一棍子不当心把那只鸟打死了。打死之后,这个才告诉主人说:“是这只鸟把那颗珠子偷吃了。”结果把那只鸟剖开一看,果然珠子在里边。这个主人非常吃惊地说:“你为什么不告诉我,让我这么打你,你还要忍受?”说:“因为我告诉你,这只鸟就没命了,你一定会把它活活地剖开肚肠,把珠子取出来。现在这只鸟已经死了,所以把它取出来,我也没有犯杀戒。”想一想,怎么样的忍辱才能让自己提升啊?为了救一个生命,情愿自己忍辱,这样才能精进啊!

现在看到了吗?你们这些忍辱算什么?老公骂你,气得嘞,“我恨不得……”--“我要忍耐。”这算什么,气都不要生气,你一定上辈子欠他的。你看忍耐,为了救别人损害自己,让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,所以要懂得做人啊。我们不管怎么样要吃尽天下的苦,我们要成佛,所以乘愿再来。很多人发愿容易乘愿难啊!很多人在面前发了很多的大愿,到了最后全部都忘记了,有什么用啊?好好地用自己的心把完成,你才能真正地超脱,进入四圣道啊!

今天就讲到这里了,讲完之前还是要跟大家说一个笑话。有的时候无巧不成书,很多人贪人家的东西就会吃苦头。有一个人,肚子有点饿,他看见同事桌子上有瓶酸奶,想都没想,拿起来一剥就把酸奶吃光了,往垃圾桶里一扔。过了一会儿,同事回来后往桌子上一看,大叫:“哎呀,我的洗面奶怎么没了?谁把我的洗面奶拿掉了?108块呢!”这个人听了之后又不敢讲,“哎哟,吃了洗面奶了”,默默地还好像笑嘻嘻地走到卫生间,一阵呕吐,自己抠出来,难受得把肠子都要吐出来一样,直到吐出酸水才感觉好一点。吐得差不多了,他擦擦干净跑回办公室,好像装得没事一样,眼泪“啪啪”流到桌上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吐得太厉害了。这个时候,同事抱着一个瓶子回来了,说:“哎哟,吓死我了,洗面奶滚到了桌子下面。哎,我的酸奶怎么不见了?”这个人心里非常生气,说:“你这个熊人啊,你这个狗人啊,我喝了你一点酸奶,把人往死里整!”(众笑)

一个人要好好管好自己的理念,记住了,在人间的堕落、世俗的尘埃会将你送进失去希望、黑暗的生活。很多人为什么活在痛苦当中?因为他看不到未来。你看我们人多开心啊,碰到什么事情都无所谓,“会保佑我的”,碰到什么事情,“哎呀,人生就是这样,我们只要救人,一定会保佑我的家,保佑我一切都会好的”。他有信心,他看得到有人救他们,对不对?所以理念可以让你坚定,变成信心。学会对任何变动,对这个世界上一切无常的变化,能够用心、来跳出对你的牵扯。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念根。你们知道“念根”是什么吗?一个念头出来,马上要管住。今天不管什么念头出来了,“哎哟,这个人这么讨厌”--“哎哟,不可以,都是我们的姐妹”;“哎哟,这个东西很好,我拿回去”--“哎哟,人怎么可以这样”;“哎呀,我偷懒了,我想睡一会儿,不要了吧”--“不行,要精进,要吃苦”。就是念头一出来你就要管住它,不能让它乱想,这样就是不让自己的心念去迎合社会上污浊的红尘啊。

写了几句诗。“为本原,去除邪气挡风寒。”也就是说用心可以把自己心中的邪气去掉,挡掉人间的风寒。“战胜邪念障,心中住佛除我执。不执著求精进,三不可得除三毒。”哪三不可得?《金刚经》上说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啊!最后一句,“之事守本性,佛道之路任我行。”的事情经常去做,你的本性就是佛。所以一个人想去除魔,你就要经常,越的人心中佛越多,你就没有魔了。很多人问我:“我为什么心中有魔啊?”--你不够啊!你们就是要,别人吐口痰在那里,你就要跪下来帮人家擦干净;别人做件坏事,你就要帮助他。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大慈大悲,你心中有,你就有佛,有佛的地方,魔就没有位置可以存留。当你拥有心的时候,佛道之路就任你随便走了。当你懂得怎么样开车的时候,你开到哪里,路就在你脚下。

几天虽然很累,但是跟大家结了大善缘。尤其今天我跟台湾的组见面的时候,我特别感恩他们,他们也不容易。这次我觉得做得很成功!我们在座的所有海外的,天天都能吃上很好的饭、喝上很好的水,都能有地方好好地,所以代表大家在这里再一次感恩他们的付出!

你们记住,一个人怎么会的?就是要不停地感动。有些人一辈子不懂得感恩别人,不懂得感动,这种人不会有心的。希望你们天天,时时刻刻,你们就时时刻刻把放在了心中。到今天为止,是每天晚上都来看你们,有时候晚上很累还给大家看,就是为了教育、帮助大家能够好好。这几天我们过得非常充满,感谢诸位龙天,感谢我们伟大的,感谢我们最尊贵的释迦牟尼佛,尤其是我们这次充满要特别感谢我们的笑佛--弥勒佛!

我们很多出家人更要好好地,给人做好的榜样。这次我们很多的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,大家说“感恩”,他们都合掌,跟大家一起欢乐,跟大家一起开心、法乐。不是说一定要让他们成为你们的榜样,作为穿着法衣,一定要做我们的榜样,不能给人家带来不好的印象,要给争光。感恩他们!

我们人就是要去除贡高我慢。想当年,在人间,法力无边、神通广大,战胜500个魔障;伟大的为了救苦救难,伸出千手千眼;伟大的济公活佛为了救度,出家到处巡游,让世人知道什么是丑、什么是恶、什么是善,惩恶扬善。我们今天学习这么多的,我们就是要弘扬和传承。今天这么多的年轻人就是以后弘扬的基础,你们就是我们弘扬的根。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地修,在人间就修出的境界来!

再一次谢谢的助缘,也谢谢我们来自全世界们的助缘!希望大家都成为人,希望你们好好努力,一句话,非常简单,小时候就听到的,虽然这八个字很简单,但是用的心态来讲,一样对我们有意义,就是:“好好,天天向上!”

到今天,每一次出去不是几千人,就是几万人,这就是的伟大!我们能够广度有缘,,这就是我们的缘分;能够修好自己,又帮助到别人,这就是。能够每一天为别人活的人,那就是人间;天天守戒,天天精进的人,那就是在向天天靠近;能够让自己心平气和,慢慢地懂得让都离苦得乐,乘上法船,那就是智慧。希望大家学的智慧。我看见了七层宝塔,这么高,你们想象一下,救度一个人,你能够把他度到了,你救人一个慧命,胜过七级浮屠,也就是七层宝塔。要记住了,宝塔就是,要好好地告诉你们,你们就是没有出家的,你们就是没有出家的人,你们一定要记住了,好好争气,给争气,给争争气,不要给人家看不起,拥有自己真正的慧命,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对我们人刮目相看!因为无争,我们对谁都是和蔼,对谁都能包容,好好地,让自己的心天天在天上,你就不会再下来了。当你走的那一天,因为你的心已经在上面了,只要意念一动,你很快就能上去了。

好好,好好,如果修得好的人,法身会到梦中来看。你不信可以问问看,能够做梦做到的人有多少。我告诉你,真正救人是法身,明白了吗?所以很多人看见:“,你救了我!”我怎么救的?法身啊。在梦中已经帮他看,给他治病了。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地修,好好地努力。记住了:心跟佛在一起,那就叫“心佛合一”。谢谢!


点击 >>这里<< 或者
复制下方链接用浏览器打开
https://app.citta.link
即可下载
离线版资料合集APP